发布时间:2016-04-20
来源:中国传统文化
许月华被评选为第三届中国道德模范——全国助人为乐模范。她命运坎坷,1岁丧父,12岁丧母,为谋生计她跑到铁路上捡煤渣,被从背后驶来的火车碾碎双腿。一天,她看到一个不到两岁的小孩搬张小凳子学走路。她想,自己也可以用凳子把身子顶起来走路……于是,她主动请缨,撑着板凳,以残缺之躯做起了138个孤儿的妈妈,一做就是37年。
许月华没有腿,只能依靠两个小板凳艰难行走;她是一名孤儿,又是130多名孤儿的“妈妈”……在湖南湘潭市福利院,身高不足一米、靠两个小板凳“走路”的许月华,37年来用自己感恩、坚强、甘于奉献的心,给予福利院的孩子们完整的母爱。
福利院离医院较远,孩子就医十分不便,许月华四处学习病症疗法,还自己买了一支体温表。许月华的抽屉里塞满了白菊花、金银花等中草药,止泻的、退烧的、止痛的,应有尽有。通过日常积累,许月华渐渐成了福利院的治病“专家”。“可怜的孩子们没有妈妈,我就是他们的妈妈。”许月华总是这样对自己说。
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,许月华把自己的“家”都搬进了幼儿园。福利院的小孩大多有各种残缺,很多人看着都觉得可怕,而许月华却坚持和他们睡一床,因为“照顾起来更方便”。福利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孩子生病住院了,许月华显得比孩子更痛苦,孩子治愈康复了,许月华会比谁都高兴。医护人员打趣地说:“月华脸上挂着一张孩子病情变化的晴雨表,看到她的脸就知道孩子的病情怎么样了。”
长年累月,许月华小板凳用坏40多个。这些板凳在大地上敲响了爱的音符,在小小福利院传响了37年。37年间,经“板凳妈妈”照顾过的小孩多达130多个,其中不少孩子被领养、考上大学或结婚生子。这些走出福利院的孩子,在填写的履历表“母亲”一栏时,写的是同一个名字——许月华。
2010年9月,她的事迹被公布于网络,许多网民通过转帖、留言、评论的方式表达了对她的敬爱,为之动容的网民称她为“板凳妈妈”。“其实我没有那么伟大,我只是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,给可怜的孩子们带去温暖。”不识字的许月华对于自己在网络上的“走红”并不太知情,但她却喜于网络给她带来的影响:“很多通过网络了解我的人来福利院看我,给孤儿们捐钱、做义工。还有一些父母会带着孩子来我家做客,让孩子从我这学会帮助别人,有时还让我帮忙教育不听话的孩子。”对于许月华来说,有更多的人关心福利院、关心孤儿,是一件让她非常开心的事情。
许月华从苦难接踵而至的童年走来,却用无私大爱呵护起138个孩子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。从失去双腿的少女,到来去自如的“板凳妈妈”,苦难并没有击倒许月华,反而让她用心体会温暖、常怀感恩之心。而就是这份知恩图报之心,让只有半截身子的许月华释放出强大的力量。